大熊貓|海洋公園研究指年長大熊貓懂得選擇路徑減少體力消耗 路徑分析法助改善棲息地設計等

社會

發布時間: 16 小時前

最後更新: 16 小時前

分享:

分享:

香港海洋公園發表關於大熊貓安安的研究論文。(彭大偉攝)

現時對於老年動物的研究並不多,海洋公園在安安離世前進行一項長達31個月的研究,透過詳細觀察其行為及評估其行為模式與棲息地使用的情況,發現安安懂得選擇停留位置及路徑,以減低體力消耗, 如上坡時傾向平坦的緩坡,下坡則使用較斜的陡坡,此行為模式亦與野外大熊貓相符。公園高級研究員馬思慧指,此路徑分析研究方式能協助評估動物的健康狀況及客觀顯示老化和疾病如何影響動物生活模式,亦有助提升動物棲息地,同時可應用在不同物種。

點擊圖片放大
+4
+3

 

大熊貓安安2022年7月離世,享年35歲,相當於人類的105歲,是在人類照顧下全球最長壽的雄性大熊貓。由於野生大熊貓的壽命平均為14至20年,現時對老年大熊貓的研究有限,也多集中在獸醫學領域。海洋公園研究團隊便在2019年9月至2022年1月期間,為安安進行行為研究,反覆觀察牠的活動軌跡及對棲息地的喜好,累積觀察時數達 422.5 小時。

馬思慧指,團隊將安安的日常活動分為幾個類別,並將其棲息地「香港賽馬會四川奇珍館」內兩個棲息區域的15條路徑分類為少於20度角的緩坡,和多於20度角的斜坡,透過現場觀察和影片分析,記錄牠在棲息地內不同路徑行走的次數和模式,了解牠與環境之間的互動及對不同斜度路徑的喜好。

點擊圖片放大
+5
+4

研究發現,安安在研究期內,有平均三成半的時間精力充沛、活躍好動,也懂得透過選擇停留位置及路徑,減低體力消耗。除了喜愛在接近休息室的位置活動,牠對上落斜坡的路徑亦有不同偏好,上坡時傾向使用較平坦的緩坡,下坡則會使用較斜的陡坡,因此上坡的路徑亦會有所延長,此行為模式和野外大熊貓相符。

馬思慧續指,這套路徑分析方法,能協助團隊評估所照顧動物的健康狀況,例如足部和肌肉 骨骼系統的健康、關節炎狀況等,分析結果亦提供客觀的數據,顯示老化及疾病如何影響動物的生活模式。

她指,研究結果也可用於提升動物棲息地,如改進設計,讓棲息地更舒適及協助護理人員更有策略地在棲息地添置豐容物,以增加動物與環境的互動,讓牠們充分使用棲息地的空間,同時啟發護理團隊根據動物年齡與季節因素所引致的行為變化,為動物制訂更貼身的護理計劃等。而這套路徑分析方法容易操作,也可應用於不同物種, 其他動物設施亦可跟隨採用。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  【職場智慧求生術】